第三百二十九章 外放(1 / 2)

春从天外来 章鱼凤梨 1585 字 2022-12-04

多谢Jyf粉红票,多谢多谢~

能够被点中庶吉士,这不仅是能力实力彰显。对以后仕途来说,是有着深远影响。

因为庶吉士和进士看起来只差一步,可这一步,却是天差地别,有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。

像是进士,先帝朝建武初年时候,因为开国伊始急需人才,所以前景亦算乐观。能授知府、主事、中行评博、知州、推官、知县等职。而且还不用候缺,走马上任真不是一句空话。

可随着时间推移,政治形势逐步稳定,授官渐渐也步入了正轨了。缺少而人多,进士得官自然日趋艰难了。

而到了建武末年时候,进士就率先被停授了知府,全部授推官知县之职了。再到了本朝建元初年,又改为二甲授推官,三甲授知县。没过多久,到了建元六年时又议准二甲三甲俱以知县用。

而且,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走马上任。但凡空缺,差不多都早已内定了。大多数进士都只能回籍候缺,不少人十年才得以铨选知县。而这还是好,多人则是望眼欲穿,只得各择其业边干边等,几至学问荒废,即便得用也已是老气横秋才志全无了。所以说,进士前程不可谓暗淡。

当然,凭着苏慎出身和背景,自是不可能出现这样情况。别说苏慎上进了,即便念书上没有天赋出息,说不得也还能走恩荫。

总之一句话,熟读诗云共子曰,不如有个好阿爹。

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,这人也不是出息了就万事大吉,再没有要操心地方了。

显然。越到这个地步,要操心上心事儿便也越发多了。

就像即便点了庶吉士,可三年后散馆,留馆庶吉士和未得留馆庶吉士就又是天上地下差别。

一般来说,能留馆庶吉士都是同批中散馆时考核成绩好,授编修或检讨之职留任翰林院,成为真正翰林,也算名符其实了。

而剩余,才能授以给事中、主事或是知县等职。

所以但凡进士都以点中庶吉士为荣,而庶吉士又以留馆为荣。

而且翰林是天子近臣。清要之职。不仅升迁较他官容易,而且内阁行走也都是例由翰林官为之。

可是,即便前程似锦。苏慎自己却是倾向于外放。

……

“虽说京官外官碰了面,京官常奉承外官什么‘我爱外任有排衙’,外官也常说什么‘我爱京官有牙牌’。可你们家又不是那种一千里做官只为财人家,以二叔这些年来考核成绩,留馆虽不是板上钉钉。可就算是去科道六部也很好啊,何苦外放呢!还要你到时候带着孩子一道去,真不知道你们家老太爷是怎么想!”

徐二奶奶正家里看着下人把过年物什收拢归库,却收到了自家那口子从京里送来书信,拉拉扯扯一大通都是废话,后好歹有一句有用。就是苏家决定让苏慎外放。

看到这个消息,她撂下信转身就来了苏家了。抓着比她忙可贞一阵好问,确定这是真后。那叫一个埋怨。

正一心一意叠着晏哥儿小衣裳小九并不是十分明白徐二奶奶意思,可徐二奶奶语气里那份埋怨遗憾她还是听得出来,又语渉长辈,便抬头朝徐二奶奶抿嘴笑了笑。

徐二奶奶看了看满地箱笼,看了看正一本正经跪炕桌前拼着七巧板晏哥儿。又看了看娴静地坐炕桌对面,一面叠着小衣裳一面看顾着晏哥儿小九。是一口气憋得慌。

有阳关大道不走,非得去爬山涉水,这是脑子坏掉了吧!

“你们大人就先不说了,可孩子们怎么办,这么小小年纪就跟着你们出去吃苦头?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