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第4节 海军潜艇(1) 新(1 / 2)

海军的潜艇自从取得了几个月前的惊人战果后,知道历史上雷达被应用到军事上还有2年多时间,高总司令就想利用这2年多时间多扩大点战果。高部的新造的“鱼雷潜艇”又有了新的改进,排水量已达到了300多吨,能同时携带8----12枚鱼雷,持续作战能力大大提高,雷达侦察范围在海上也达到了200km的较大范围。深潜能力也大大加强,可在30米水下持续航行3个小时。

不过这么大吨位的潜艇只生产了3艘,高少爷给他们编号为“q-01、q-02、q-03”。

其它的160吨级的倒有7艘,50吨级的“鱼雷潜艇”倒是有了近40多艘。

为了在今后的海战中掌握主动权,高总司令让情报网在所有的有出海口的江、河河口及隐蔽小岛、荒凉海岸寻找适合于“鱼雷潜艇”活动的地方,于1934年,在沿海各地建立了8个隐蔽基地。表面上,这些基地就是一条很普通的小渔村或荒凉的海边绝地。

1934年6月27日,海军编队出发了,一起出发的有“q-01、q-02、q-03”3艘主力潜艇、5艘160吨级的中型潜艇(编号为“x-03、x-05、x-06、x-07、x-08”)、及23艘“鱼雷潜艇”。

除了5艘南下海南、广西外,其它的一路9艘“鱼雷潜艇”是在沿海去建立隐蔽基地(3个),一路就是在海上打击小鬼子们了。

空军方面呢,自产飞机已经有3批下线了,总数约800多架飞机,包括之前从奉天抢来的和原有的飞机,空军已经拥有了近1000架飞机,估计到34年底,扩大生产规模后,能再多生产2000多架。

空军已经是军级编制了,下辖1个防空师(高炮师),2个战斗师(各拥有4个飞行大队,16个飞行中队(300人/中队),近10000名飞行员。尽管训练用的飞机都还远远不够,但是高少爷有他的长远打算。

飞机在今后可以大批量生产,战损很容易补充,但是,培养一位合格的飞行员,那并不容易。

在高总司令的计划中,1935年,那将是小日本最难过的一年。

7月,通知财政部门(高倚萍在任副部长),把部分股票套成了现大洋。原来的15000万大洋,早就升到了100000万多了。高少爷这次只取出了急用的50000万大洋,搞地方建设、军工生产,尤其是海军、空军的建设太花钱了。

前往沿海建立隐蔽据点的“鱼雷潜艇”编队在高家情报网的联系下,分别在青岛崂山靖海湾深处的庙家湾、日照附近的棋子湾和钱塘江出海口一带的黄龙岛设立了3个补给基地,平时就在这一带的公海上搜索或攻击挂太阳旗的船只(不含客船)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